“八宝甜饭”又名“八宝饭”,是西府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贵菜肴,以糯米为主料,配以红枣、莲子、百合、白果、桂圆肉、青红丝等,也可配以核桃仁、山楂糕、葡萄干、花生仁、玫瑰、樱桃等蔬果。基本制作工艺是,将糯米淘洗干净,置盆内加水,笼蒸后取出拌适量白糖、熟猪油。另取蒸碗,碗底抹一层油,或间隔铺垫肥肉片,将各种果料按其需要的图案平摆碗底,然后将蒸好的糯米装入碗内,抹平,用筷子扎几个孔,上笼蒸熟,扣入菜盘内上桌即可食用。西府八宝甜饭不仅在古代,即使在如今仍然是西府城乡居民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、生辰祝寿与小孩满月宴客的必备的美味佳肴,它以色、香、味、形俱佳而著称,尤以点燃烧酒、火化红糖而引人入胜。古往今来,在宝鸡地区一直流传着关于八宝甜饭的来历故事。据传,八宝甜饭是西府人为纪念开国元勋“周八士”而创制的一种美食佳品。历史发展反复证明,每个王朝的兴盛,都少不了安邦治国之才。周初盛时,有这八名才德之士:“伯达通达义理,伯适大度能容,仲突有御难之才,仲忽有综理之才,叔夜柔顺不迫,叔夏刚明不屈,季随有应顺之才能,季德同良马。”据说周武王就是靠十位治乱大臣和“周八士”夺取了天下,巩固了政权。关于“周八士”的文才武略《封神演义》中有两处也做了精彩描述。总之,“周八士”是周代八个有才能的人,是很有教养的贤良之才,这一点是肯定的。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暴君,奢侈腐朽,作“酒池肉林”,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。因怕当时“三分天下有其二”的先周实力强大,对商形成威胁,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周的首领,当时称“西伯候”后称周文王的姬昌关押在商都朝歌,由此激怒了周人的仇恨。周人为了早日报仇,费尽了心血,到处物色人才。通过访贤,周人起用了伯达、伯适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随、季騧八个有才能的人。周文王死后,“周八士”就成为周武王的谋臣,积极参与了灭商建周的战斗。传说周文王即位之前,深受古雅家风熏陶的这四对双胞胎兄弟同任周之虞(管理森林菏泽)官,在管理山林菏泽中,由于管理得法,山林茂盛,泽鱼兴旺,生态平衡,很有政绩。文王曾征询八士意见,八士以“神弃殷商,天助周兴”的鲜明观点支持伐纣的正义战争。后来八士随国师姜子牙,率领西周军队很快的打败商纣王派来的重兵阻拦,攻下了都城朝歌。周八士奋勇当先攀登城头,与敌军肉搏。可以说武王伐纣大获全胜,周八士功不可没。大约在公元前1027年,周武王伐纣后,曾在西周国都丰镐(今西安市西郊)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,与将士们举杯同庆灭商大捷。王室的“庖人”(厨师)特用八样最珍贵的原料精心制作了美味佳馔“八宝甜饭”(后人用核桃仁、葡萄干、花生米、芝麻、樱桃,红枣和糯米做成),表示对开国元勋“周八士”的敬仰之情。“八宝甜饭”上桌后应配以山楂汁味道更独特,但“庖丁”有意改为用烧酒火化红糖,寓意歌颂“周八士火化殷纣王”的丰功伟绩。后来这道“八宝甜饭”便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,成为传统名贵陕菜而格外受到人们看重。“八宝甜饭”在全国各地的宴席上都有,其典故大同小异。八宝甜饭在西府城乡筵席上是一道标志性佳肴,当这道菜上来之后,就标志着筵席的热菜上完了,下面就该上主食了,筵席也接近尾声了。容琳,曾任渭滨区委宣传部副部长,现为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,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,中国老年学学会、省、市老年学学会会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