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食文化

岐山的麦仁酒麸

      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,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一样的美食。说起我的家乡岐山,美食可谓数不胜数,有风靡全球的岐山臊子面、岐山擀面皮、臊子肉夹馍,还有传统小吃呱呱、醋粉、大刀铡面、浆水面、酥饺等,更有一种不多见的美食——那就是岐山麦仁酒麸。

       记得小时候,有一年暑假我生病了,什么也不想吃。这可急坏了母亲,他们给我买来了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,我却都吃不下。恰好,父亲从岐山县城带回一些朋友给的麦仁酒麸,母亲加上一勺白糖,然后用凉开水冲至碗内,端到我面前。汤未到跟前时,香味已飘了过来。我先喝了一小口,微甜含酸,入口爽滑,非常爽口。等喝下半碗,谜底方才揭晓,原来是岐山麦仁酒麸。这种酸酸甜甜的味道,实在是太美了!不知不觉间,一大碗麦仁酒麸就吃光了。就这样,不到两天,我的病全好了。从那以后,不论走到哪里,我都忘不了岐山的麦仁酒麸。

       听奶奶讲,岐山麦仁酒麸的作法其实很简单:先把大麦或小麦放在碾米机里脱皮,再把麦仁加水用慢火煮七成熟,放凉后,加入甜酒曲和匀,装入罐子密封36个小时后就可以开封,吃时加入白糖,再用凉开水冲调即可。入口味甜似酒香,食之可开胃、健脾、解暑。怪不得岐山当地人常说:“烈日炎炎,一碗酸甜带酒香、清爽怡人的麦仁酒麸下肚,给个神仙也不换!”这道美食,在岐山县城可谓家喻户晓、倍受欢迎。

       岐山是一座美食之城,是全国500个粮棉大县和陕西省商品粮油基地县,被誉为“陕菜之乡”“中国臊子面之乡”,“神来之食”臊子面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, 代表宝鸡入选全国最美美食城市,同时还被《凤凰卫视》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推介。当地人日常主要以面食为主,大多时候吃的都是带有调料味的,咸、酸、辣为主,唯独麦仁酒麸是甜味的,吃多了咸酸辣味,再来点甜味的酒麸,胃里的感觉是很舒服的。

       这个传统美食,到了一年中最热的季节——大约7-8月间,人们才普遍流行吃。听家住县城的同学讲,记忆里农村人几乎家家都会做,做出来的酒麸,全家人围着开吃!个个吃得稀里哗啦,非常过瘾。有时候邻居们通常把自己做好的酒麸端一碗给左邻右舍品尝和分享,相互还会找出不足的原因。比如,味道不够甜那就是麦仁煮得太熟了,吃时带酸味就是甜酒曲放多了,或是密闭时间长了、捂过头了等。接着,邻居们会根据大家的点评指导,马上又重新再来一次,再来一次……就这样,一个暑期没完没了地做酒麸,几乎天天吃。直至夏天已过,气温降低,天气转凉。不过,酒麸吃多了却很不舒服,满鼻子往外喷酒味,火辣辣的。所以,不能暴饮暴食,只能吃适量为佳。

       麦仁酒麸其实是一种没有扬名在外的美食,只有家乡人才知道它们的美妙。很多时候,大家心照不宣,但只要开口一说,立刻就会在舌尖上泛起强烈的共鸣。尤其是在夏天,忍不住的口水中,幻觉自然产生。记得有一年暑假,为了能吃到甜酒麸,我和堂姐两个人满山坡找草药、挖草药,去镇上药店卖草药换钱,然后用换来的钱买了一小袋甜酒曲,拿回去让奶奶做酒麸。那时候条件不好,能买到酒曲还是很奢侈的事情。记得那时奶奶做了一大碗,我们两个人分着吃,你一勺我一勺,吃得特别开心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依旧记得两个人笑眯眯的样子和甜滋滋的味道。大概友情的意义就在于此,一点点的羁绊,都能让我们惦记许多年。

       其实,当我们说起家乡美食的时候,与其说的是爱与往昔,不如说的是生命和岁月。当故乡和美食碰撞起来,那就是乡愁。人在他乡,怀念的就是故乡的那些食物,最难以忘怀的就是那些食物背后的故事。不管走到哪里,唯美食和故乡,不可辜负。

       你也许看遍了世间美景,走遍了世界每个角落,吃腻了米其林餐厅,尝到了全天下美食。可当你风尘仆仆来见我,我只想为你端上独属家乡的特色美食——岐山麦仁酒麸,笨拙的,世俗的,亲切的,希望能够借此熨帖你思乡的肠胃。想必你也有那么一瞬间,为食物而感动,可能是因为食物本身的美味,也可能是因为人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,唯独用心去慢慢品尝、细细品味。

       作者简介张瑞敏,女,宝鸡市职工作协会员,宝鸡市杂文散文协会会员。业余喜欢散文和诗歌创作,作品散见于《宝鸡日报》、《宝鸡文学网》及其它网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