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食文化

米凉粉

        炎炎夏日,进得家门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吃一碗米凉粉,或切块、或漏成鱼鱼,米凉粉白里透着淡黄,爽滑筋道,醋水一浇、加上红色的油泼辣子,白色蒜泥,加上葱花香菜的衬托,色泽艳丽,一看胃口大增,吃一口更不得了,滑滑爽口,酸辣有度,那真叫一个美,顿时那透心的凉爽让你立马觉得天也不再是那么热了。凉粉是夏天的美味。

       凉粉有很多种:最常见的绿豆粉、也有豌豆粉、荞面凉粉,在眉县齐镇西河滩上下,方圆二十公里,有一个独有的小吃叫米凉粉。

       米凉粉就是用大米做的凉粉,只是它对米的要求特别严格。过去选用的是眉县积谷寺贡米,现在人们选择的是一个品种叫西农的长形粒米。

       做米凉粉工序挺多,把大米洗净除去杂物,用清水浸泡三到五个小时打桨备用。米浆盛入锅中熬煮并不断搅动,搅匀,同时另取洁白、干净的优质石灰,加水溶化成石灰水,取其上面清液淋进去。搅动中,不能让其粘锅,熬至米浆凝固,搅凉粉时动作要稳,要搅匀,不能让米浆在锅里出现疙瘩,想查看软硬就提起搅棍,看凉粉是否能挂得住,如果熟浆像线一样往下淌,说明稀了;如果熟浆一点也不往下淌滴,说明过稠;最理想的是熟浆既能在搅棍子上挂得住,又能有节奏地一块块往下掉,这才算正好。

       为避免糊锅,起呱呱需文火搽熟,但稀稠的掌握全凭经验。搅好的凉粉在起锅时要在盛的器皿内撒上少许冷水,再把凉粉舀在器皿内进行冷却后便可以食用了。

       细心地巧妇还会将粘锅的米呱呱,也有人叫它揉揉,微火轻烧,将米呱呱铲成煎饼状,炒一盘线椒卷起,虽美观度稍欠,香味却是盖过一切,总使人觉得太少,没吃够。

       凉粉的吃法一般有两种,一是凉拌,二是加热或炒,或带汤吃。凉拌的时候除用刀切成条,也有用一个特制的漏漏,象浅勺般上面布满圆孔的的铁皮漏子,我们都叫它漏漏,做成的凉鱼鱼筋道爽滑,然后装一大碗。凉调的调料一般都是酸辣加蒜泥,加韭菜。

       炒凉粉则是用平底锅,将凉粉切成方块,然后在锅里放上油盐姜之类,滴上酱油,再加一些或葱、或蒜苗之类的爨菜,用文火将凉粉炒成金黄,香气四溢,让人垂涎。

       当然也要来一碗带汤的凉粉,那便是煎粉,切成方块,加上生姜、胡椒、辣子等。

       提起米凉粉可真有这么一段不寻常的故事。

       相传在三国时,蜀相诸葛亮在眉县斜峪关安营扎寨,屯兵养马。一日,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坐在帐中觉得烦闷,命随从与她出账散步,一览群山沟豁之景,走着走着就到了村舍,忽然闻到刚炝锅的蒜香味扑鼻而来,顿觉饥肠辘辘走不动了,便命丫鬟前往飘着蒜香的那户人家门前叩门。

       门开,只见一位村妇手里端着一碗正准备凉调的搅团,问道:“你们……”

       丫鬟指着黄月英便答道:“这是我们相爷夫人……”村妇一听大吃一惊,立即迎进家门,“不知夫人驾到,有失远迎……”黄月英急忙说:“我们也是闲游无事,来到此处,只觉腹中饥饿,前来讨食,可否?”

       村妇急忙答道:“不妨、不妨,只是没有上等好菜,上午刚打了一锅搅团,还漏了些搅团鱼鱼,夫人觉得如何?”

       黄月英:“甚好,甚好!”

       村妇便调好一碗搅团鱼鱼端给夫人,黄月英端过搅团鱼鱼也不顾尊卑,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,惹得丫鬟们偷偷发笑,看来夫人还真是饿了。不想夫人吃了一碗还要再吃,丫鬟们怕生冷急忙上前阻挡。村妇说:“那就再盛一碗汤搅团如何?”平时一碗饭量的黄月英愣是又吃了一碗汤搅团。

       在诸葛夫人吞食搅团的的时候,村妇仔细端详了一下黄月英:只见她黄黄的发髻盘在头顶,刘海下一对小小的眯缝眼,塌陷下去的鼻梁,蒜头鼻下一张大嘴,面貌十分丑陋。村妇暗想,一个堂堂的蜀相怎么娶了这样一个夫人。但她又一想,听说诸葛亮带兵出川入岐时用的“木牛流马”还是黄夫人设计的,怪不得蜀相诸葛要娶黄月英,人不可貌相也。

       正在村妇苦思冥想时,黄月英摸着吃的胀胀的肚子,连连夸她巧手做的搅团。说得村妇不好意思起来,便谦恭地说:搅团每个女人都会,只是你那个 “木牛流马”可不是人人都会。

       于是,诸葛夫人向村妇请教了搅团的做法。临走时村妇又送给夫人一盆搅团。夫人黄月英高兴离开,不想刚回军营又觉得饿了!就唤来伙夫问,谁知这伙夫竟是当地人,便笑着告诉夫人,搅团是玉米面做的,不耐饿,当地有句俗语说是搅团没肋巴、算吃算克化,就是说一吃就起饱胀,锅盖没干肚子就又饿了,还有人说上个坡坡能吃一锅锅。

       聪明的黄月英何许人也,她立马就想到此处乃“积谷寺”,盛产贡米,诸葛所带军士皆岭南人,何不仿关中搅团之做法,把大米磨成米粉,再加工成这样的美食,既可耐饥,又吃了肚子不起胀,味美消暑,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!何乐而不为呢。

       第二天,黄月英亲自下厨,叫来当地伙夫帮忙,一举成功,便在军营里摆起了米凉粉宴,犒劳三军,将士们齐声赞道:“美”!

       从此米凉粉就一直流传至今,成为眉县齐镇西河滩一道独特的美食,你若到斜峪关去旅游,吃一盘米凉粉,会使你留恋忘返……


作者简介贾会芳,陕西陇县人,现任眉县电视台副台长,高级广告师,资深媒体人,多年从事新闻工作,新闻稿件、论文、碎戏、小品曾多次获国家省市及广播电视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