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食文化

浅谈宝鸡菜与中国饮食文化之源

宝鸡菜是陕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陕菜,又称秦菜,历史悠久。早在距今五、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,渭河流域就开始出现了早期的餐饮文化,到了西周时期,宝鸡菜正式开始出现。据史料记载,西周的“八珍”就出自今天的宝鸡,俗称“周八珍”。经过汉、唐两个盛世,宝鸡菜随着历史政治的变迁和皇室的东移迁都在长安(西安)而形成陕菜,陕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。如唐代的“宫廷官府菜”、“僧寺道菜”、“饮食市肆菜”、“民间家常菜”等,都对后来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。就是在今天,我们依然还可以从“烧烤”、“蒸扣肉”等菜式追溯到古代宝鸡菜的影子。



    早在周、秦、汉、唐时期,陕菜宝鸡菜就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代表,也是中国五大风味流派之一。陕菜的品性和风格是大度、大气、大俗、大雅,而陕菜区别于其他菜系的基本特征:一是兼备黄河、长江两大流域原生态物料和全国名产;二是擅长氽、炝、蒸、炒、炖等烹制方法;三是囊括辛辣、浓郁、清爽的滋味,突出“酸、辣、鲜、香”四大特点。



    因为西周是儒家视为大一统的一个时代,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。儒家最为向往、奠定中国历史DNA的时代在何时?西周。被孔子推崇为圣人的周公在哪里“制礼作乐”(实为创建国家典章制度)?陕西。我们们必须明确:西周的政治中心、经济中心、文化中心在陕西,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陕西。《周礼》等就是在以陕西为中心的中华地面上诞生发展起来的。所以,《周礼》等所载,固然反映的是西周时的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华饮食文化,然而无疑,它所反映的又是那个时代的陕西地面的饮食文化。



    然而,随着大唐王朝的灰飞湮灭,陕菜的风光不再,最终沦为人所不齿的小菜系了。以致于今天的人们只知陕西有小吃,而不知道陕西有菜系,当然宝鸡菜就更不会存在了。一直以来,宝鸡在仰韶时期、周秦时期的饮食文化,被餐饮专家挖掘和研究,并运用至今,如烧烤、刨制、灸、熬、爤等32种陕西菜的烹饪方法,其中23种由宝鸡历史上周王室宫廷菜的做法演变而来。对于来陕的外地人,随口说出羊肉泡馍、粉蒸牛羊肉、灌汤包子、鹿糕馍、腊汁肉夹馍、擀面皮等百种小吃的名称根本不在话下,但要说出陕菜或者宝鸡的大菜,可真是有点为难他们。



    我们只能说陕西的小吃品种太强大,多少年来,陕西的大菜一直被淹没在了小吃浩瀚的海洋中。

    如果承认《周礼》菜系是中国最早的菜系,那么就必须承认在今天的陕西地面上诞生了中最早的菜系。那就是说,陕西最早的菜系是出现于西周时代的菜系。《夏商周断代工程》所定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,到公元2018年,已经3064年。也就是说,陕菜的历史最少也在3000年以上。



    陕西菜由民间菜、市肆菜、宫廷官府菜、民族菜、寺院菜构成,分为关中、陕北、陕南三个地方风味。三个地方风味各有特色。从菜品本身看,陕菜用料广泛,选料严格,刀功细腻,瓢功精妙。陕菜在调味上注重“酸、辣、鲜、香”,对“蒸、炖、煨、汆、炝、炒”等烹饪方法较为擅长,风味上有浓郁醇厚与清淡爽口兼备的特点,风格华丽典雅。



    陕西菜而以关中菜风味为主,关中风味尤其以宝鸡菜为代表。因为仰韶文化、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宝鸡,周公“制礼作乐”的典故发生在宝鸡,《周礼》就是在以宝鸡为中心的中华地面上诞生发展起来的。西周王室菜系是中国最早的菜系,那么就是说,在今天的宝鸡地面上诞生了中最早的官府菜系。



    如今的宝鸡菜在饮食大发展的大背景下,宝鸡餐饮人非常积极,追根溯源,全力挖掘宝鸡饮食文化、礼仪文化的宝库。宝鸡市人民政府也在提倡“看中国、来宝鸡”。这主要说明了,宝鸡是一个传统文化厚重的、具有历史故事的城市。从仰韶文化到周秦文化,这些文化积淀,充分说明了宝鸡是“华夏文明之根、饮食礼仪之源”的事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