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食文化
一鼓轻雷惊蛰后,细筛微雨落梅天。 ——宋·舒岳祥《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》 "春雷响,万物长"
2018年3月5日,农历正月十八,惊蛰 。
惊蛰,古称"启蛰"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。这时天气转暖,渐有春雷,动物入冬藏伏土中,不饮不食,称为"蛰";而"惊蛰"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。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。
惊蛰过后万物复苏,春暖花开,但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。
从中医角度来讲,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,阴血相对不足,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、万物始生的特点,使自身的精神、情志、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,生机盎然。
惊蛰前后防 “ 三病 ”
从气候特点来看,惊蛰后气温明显上升,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时期。这时虽日趋暖和,但阴寒未尽,冷空气较强,早晚温差大。某些疾病容易发生、复发和加重,中老年朋友要多注意。
1.除了容易患流感、肝炎等传染病外,鼻炎、咽喉炎等也常在此时流行。
建议:最好少去人多、拥挤的地方。同时,要多开窗,既能保持空气新鲜,还能杀菌消毒。
2.易出现阴虚、肝火偏盛,直接影响神经、内分泌等系统的正常功能,由此会导致急躁、易怒等情绪,还常常会诱发情致方面的疾病。
建议:应避免太过急躁,别为小事生气,尽量保持心境平和。
3.气温变化大,对血压、血液循环影响较大。此时是高血压、中风、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急症的多发期。另外,免疫性疾病、消化性溃疡等,也都容易在春季旧病复发、加重甚至恶化。
建议:早睡早起,以迎合春天之朝气,让自己精神焕发。
惊蛰饮食
三月惊蛰是春季好时节,仲春时节阳气初生,肝火旺盛有损脾胃,此时养生饮食尤为重要,吃些甜味有利于保护肝脏。惊蛰养生食谱尽量选些宜护肝养肝食物,同时饮食清淡方能利于肝气疏通、健脾和胃。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,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。
1、蒜——春季杀菌
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,可以应对春季细菌滋生较多的问题。但不可空腹生食;肾、肝、膀胱有疾者在治疗期间应免食;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注意少食;不可与蜂蜜同食。
2、蘑菇——防癌抗病菌
天然真菌类保健营养品,其有效成分富含多糖类、维生素类、蛋白、脂肪和无机盐等成分,对免疫力的提高、肝脏的滋养与修复、防癌、抗肿瘤等都是有益的,因此春季养肝真菌类食物亦是佳选。
3、菠菜——补充维生素 C
菠菜的胡萝卜素含量可和胡萝卜媲美;维生素 C 的含量比西红柿高一倍多。便秘、高血压、头痛、面红者,可用鲜菠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烫上三五分钟,取出切碎,用少许香油、盐等伴食,一日两次当菜食用很有疗效。但菠菜含有草酸,所以不宜过量。
4、荠菜——改善头晕
荠菜味甘淡、性微寒,能清肝明目、凉血止血、清热利尿。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病人,每日用鲜荠菜 60 克,加水适量,煮开锅后,打鸡蛋 3 个、吃鸡蛋喝汤,可以改善头晕头痛的症状。
5、山药——健脾益气
山药尤宜于春季食用,它营养丰富,具有健脾益气,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;可以补肾益精,可增强人体抵抗力。大米煮成粥,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,可健脾补肺,强身健体,滋肾益精。
6、枸杞——养肝益精
性味甘平,也具有养肝益精作用。枸杞含有人体必需的糖、蛋白质、多种维生素和磷、铁等营养物质。药理研究证实,枸杞能保护肝细胞,改善肝脏功能,对慢性肝炎的治疗有一定效果。
7、韭菜——阳气生发
韭菜富含糖、蛋白质、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C、钙、磷以及挥发油等。另外,韭菜还含有抗生物质,具有调味、杀菌的功效。俗话说 “ 韭菜春食则香,夏食则臭 ”。春天气候冷暖不一,需要保养阳气,而韭菜性温,最宜人体阳气。
8、梨——润肺止咳
梨,性寒味甘,有润肺止咳、滋阴清热的功效。梨的吃法很多,比如生食、蒸、榨汁或者煮水等。
小编温馨提示:睡前泡脚也是惊蛰养生的关键点哦。
睡前泡热水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,睡眠的质量高了才能避免 “ 春困 ”,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益处多。